难道只能说房价跌的好?
人多了干啥都有争议。前两天发了一篇文章,如果房地产凉透了,普通人的生活真的会变好吗?阐述了我对于房地产的思考。房地产行业之前的畸形发展要不得,但健康的房地产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。所以房地产需要救,房价需要稳,这是我的立场也是我对现状的思考。
可能说到这又有人要骂我了,先别急,容我说下去。普通人的生活之所以过得这么压抑,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上看不到上升的空间,但停下来休息的底气也没有了。普通人的底气是什么?钱或者是能变成的钱的东西。最大的底气是什么?不能被轻易替代的技能,或者是能快速变现的等价物。比如不跌价的房子就是最好的等价物。
所以在房价上涨的这几年经济也很有活力,这无非就是人们敢闯敢试,失败了大不了把房子卖了,账平了还能接着闯。所以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立场,房地产必须得救,但得控制好火候,能活着但不能活的太好。谷贱伤民,谷贵伤末,房价亦然。所以房价最好的结果是适度求稳,既无大涨也无大跌。
说个题外话,这就很考验上层的能力了,"土地财政"毕竟不是浪得虚名,但救楼市就是保经济这么浅显的道理,为什么还有人会反对?为什么一提救市就有人上蹿下跳?我想了一下,无非就是以下情况:
·1、对于没有房子的人而言房价越低越好,所以这群人既希望接下来的政策越来越宽松,又接受不了价格上涨的可能性,这群人很难评价,除非他们自己买房了。
·2、之前房地产发展的红利没有享受到或者享受到了但不自知,只是感受到高房价到来的压力。出过国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公交、地铁票价、水电、燃气等公共配套服务的价格在国际上属于最便宜的一档了。大家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应当,政府的补贴不是无缘无故的。
过去在房地产高速增长时期,政府财政收入充裕就可以给这些公用事业企业足够的补贴,公用事业依托这些补贴维持相对亲民的价格。但随着房地产下行,买地收入以及房地产商上,下游带来的各种收入减少,地方政府开始勒紧腰带过苦日子,相应的公共事业单位补贴缩水,涨价也成为大势所趋。
所以这两年层出不穷的涨价看起来是地方政府补贴的退潮,实则是房地产衰落带来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度下滑导致的。毕竟大户交的粮食少了,摊派给下面的米面就得多,自古始然。
·3、没有认识到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。房地产对当下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房地产行业产业链长,牵涉面广,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据相关研究,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定义的广义地产与39个国民经济部门存在关联,对经济周期运行影响较大。
这部分文章讲过很多次,不做赘述,所以这篇文章的目的很清楚,就是表达我的立场。一个普通人对房地产应有的态度:我不排斥房价下跌,也不带房价必涨的节奏。因为中国的房价对普通人的收入而言确实是太高了,中国人为了买房确实是太辛苦、太痛苦了。
但我也不认可只有房价下跌了中国才有希望,毕竟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财富的主要形式,房价无论涨跌受苦的始终是普通平民百姓。
- 上一篇:DeepSeek快速制作PPT,详细教程
- 下一篇:没有了